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景溪北苑【视频】赠书丨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研究分享与演奏探讨-音乐演奏指南

发布时间: 2019-12-04 浏览: 381

【视频】赠书丨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研究分享与演奏探讨-音乐演奏指南

巴伦博伊姆谈《哥德堡变奏曲》
如何得到《哥德堡》研究分享与演奏探讨冷对万夫?
大家好,我们每天的推送文章之余,顺便分享一些绝版书、外文书和乐谱的电子版,用来帮助大家学习。1、长按上面的图片,扫描二维码关注【古典音乐书单】公众号,2、关注后孟夏是几月,即可收到索取图书的二维码,添加微信直接索取需要的资料(每人每天两本,每周七本封顶);3、每个月我们会把当月分享的资料,免费整理汇总分享给每天前20位添加好友的朋友。也欢迎大家给我们分享资料,互通有无!我们的一切分享完全免费!请大家也将得到的资料用于自己的学习和朋友间分享。——1、以《哥德堡变奏曲》为例,谈朱晓玫的钢琴艺术风格;2、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浅谈丨这部作品如同一匹战马,人人都想驾驭!3、世界动荡之际,她却借钱录制《哥德堡变奏曲》丨朱晓玫说:“30段变奏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我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4、喜悦,古尔德《哥德堡变奏曲》的精神所在!5、译文丨哥德堡变奏曲的录音版本丨这部作品宛若一匹人人均想驾驭的战马,从大键琴演奏家、钢琴家甚至到钦巴隆扬琴的演奏家都想一试身手;6、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三十个变奏表现了人类心灵的各种幽微之处”;7、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于我真如在雾中一般,我只能透过迷朦隐约望见它高耸的塔尖,却永远触不到铭刻在上面的图腾;8、人生就如“哥德堡变奏曲”丨巴赫,真的是上帝通过他的手来作曲的吗?9、有温度的古典音乐丨杨燕迪讲解《哥德堡变奏曲》;10、古尔德访谈录丨从《哥德堡变奏曲》开始回顾25年录音艺术家生涯 (上);11、音乐短札丨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浅谈丨30种变奏是巴赫那个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以及面对自然的沉默思想。
席夫演奏《哥德堡变奏曲》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在巴赫为我们留下的音乐宝库中,为键盘乐器谱写的作品是数量最多的。所谓“键盘乐器”,在巴赫时代主要指管风琴(Organ)和羽管键琴(Harpsichord)。由于这两种乐器现已很少见,当代演奏者一般都改用钢琴演奏。而在巴赫的所有键盘乐器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被誉为“钢琴演奏的旧约全书”的两卷《十二平均律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而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就是这里介绍的《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编号BWV 988),其来历颇为有趣。据福克尔(Nikolaus Forkel,1749-1818)的《巴赫的一生、艺术及其作品》记载:大约在1741-1742年间,当时俄国驻德累斯顿的大使凯塞林克伯爵(Hermann Carl von Keyserlingk,1696-1764)由于患上失眠症,于是要自己的羽管键琴演奏家哥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1727-1756)去找当时住在莱比锡的巴赫,希望巴赫能写出一些曲子,好让哥德堡在自己睡不着的时候演奏,借以消磨漫漫长夜。这位凯塞林克伯爵是巴赫的老朋友,曾经为巴赫争取萨克森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出过力,而这位哥德堡更是巴赫的学生,所以巴赫很快就写好了这部作品,并由哥德堡首次演奏。这部作品的原题是《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双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由于福克尔记载的这个小故事,后世便改称之为《哥德堡变奏曲》。
 福克尔在1802年出版的《巴赫的一生、艺术及其作品》是第一本介绍巴赫生平及作品的专著,对于后人研究巴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1750年巴赫逝世后不久,古典主义音乐就取代了巴洛克音乐的统治地位,巴赫的名字很快被人遗忘,他的作品散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可以参见以前介绍《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文章。正是福克尔的书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当然,书中有些内容可能也是传说,不见得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比如《哥德堡变奏曲》的故事中,1741年哥德堡才14岁,演奏这样难度的作品似乎不太可能。我们大可以将这个故事作为一件轶闻看待。)
 《哥德堡变奏曲》的结构很特殊,也很精巧。全曲分32个部分。最开始是一段咏叹调(Aria),然后以这段咏叹调为主题,巴赫对之进行了30次变奏(Variation),可以说极尽巴洛克音乐之技巧,将复调音乐的绚烂发挥到了顶点,变奏之后,乐曲返回到一开始的主题上,给人一种循环不已,无始无终的感觉。这正好符合伯爵打发长夜寂寞的需要。
 作为主题的咏叹调是一首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曾经在巴赫献给自己的妻子安娜·玛德琳娜(Anna Magdalena Bach,1701-1760)的曲集中出现过望海潮教案。后面的30次变奏并不是对主题的直接演绎,而是针对主题的“低音线”(Bass line)的变奏。所谓“低音线”是指主题中的低音和声部分。由于当时常见的羽管键琴有上下两排琴键(所以有“双键盘的羽管键琴”之称),上一排琴键是高音区,主要由右手演奏,负责弹奏主要旋律;下一排是低音区,主要由左手演奏,负责弹一些低音和声,以便和高音部分相呼应。当时的作曲家写乐谱时会将左右手负责的音符分开写,所以左手负责的低音部分的主题就叫“低音线”。《哥德堡变奏曲》的主题--即那段咏叹调,其“低音线”只有32个音符,而巴赫就是在这32个音符的基础上进行了30次精彩绝伦的变奏。(诸位可以在下面听主题的时候注意其低音部分。)
 30次变奏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逢3(即第3、第6、第9、第12…直到第27)的变奏都是按“卡农”(Canon,同一个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上先后出现李蓬熙,类似于合唱中的轮唱,比如《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的格式写的。这些卡农的声部之间的音高差也是严格地逐渐变大,从第3变奏的“同度卡农”(同一个旋律在同一个声部上先后出现),到第27变奏的“9度卡农”(同一个旋律在相隔9度的声部上先后出现)。另外,比如第1变奏是按库朗舞曲(Courante)的节拍写的,第7、第11变奏是按吉格舞曲(Gigue)的节拍写的,第10变奏是一首小赋格曲(Fughetta,“赋格”是同一个主题变化出来的几个旋律在两个声部上彼此应答的曲式),第16变奏被巴赫写成了一首法国式的序曲(Overture),最后的第30变奏更为离奇,巴赫用“混成曲”(Quodlibet,几个旋律同时出现)的方式,将当时流行的两首民歌“我离开你已许久”和“卷心菜和萝卜把我赶走”融入了变奏之中。可以说当时的音乐家能用到的作曲技巧巴赫都用上了。在仅仅32个音符的基础上,巴赫用他的天才给我们建造起了一座华丽眩目的音乐大厦。
据福克尔说,凯塞林克伯爵在听了哥德堡的演奏之后,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并送给巴赫一个装了100枚金路易金币的奖杯作为报答,这几乎相当于巴赫当时一年的工资。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这部《哥德堡变奏曲》和巴赫的其它作品一样,渐渐被人遗忘。直到1933年,《哥德堡变奏曲》才被第一次当众演奏。这里面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钢琴已取代羽管键琴。而钢琴只有一排琴键,以前在两排琴键的羽管键琴上左右手可以反复上下互换,在钢琴上做到这一点则较为困难。不过当听众第一次听到这样美妙的乐曲时,还是为其美妙的旋律所感染。现在《哥德堡变奏曲》已成为各国钢琴家们最喜爱的乐曲之一。
 历来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名家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如1933年首次当众演奏它的波兰著名羽管键琴女演奏家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1879-1959)、最先在钢琴上演奏它的美国著名女钢琴家图蕾克(Rosalyn Tureck,1914-2003)、加拿大著名钢琴怪杰古尔德(Glenn Gould以王之名,1932-1982)等。兰多芙斯卡是谈巴赫音乐时不能不提的人物,是她以一人之力将几乎失传的羽管键琴演奏重新振兴起来,而且巴赫的另一部键盘乐巨著《十二平均律曲集》也是由她在1940年代完成了首演。古尔德更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钢琴界最知名的演奏家,他在1955年以特立独行的方式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后来又在1981年以更深邃的方式重新演绎《哥德堡变奏曲》,随后就英年早逝了。他的一生就像是《哥德堡变奏曲》中的主题一样,以此始高远遥一,以此终。图蕾克则是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录音有7次之多)、时间最久(超过60年)的演奏家。她在1998年以85岁高龄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时乌拉拉夫妇,观众只能叹服岁月给她沉淀下一份旁人无法企及的涵养。
 由于在巴赫的时代,作曲家们没有在乐谱上标记“渐强”、“渐弱”等符号的习惯搜酷网,所以后人的演奏在强弱、缓急、节奏安排上主要是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音乐素养。这就造成了对同一作品,不同的演奏家演绎出的风格完全不同。比如古尔德在1955年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时,演奏全曲只用了38分钟。而图蕾克在1998年最后一次录制此曲时,全曲用时为91分钟崔宝月。杰里韦斯特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还多。而细节处理上各人的差别就更大了。一般认为兰多芙斯卡的演奏可能最接近巴赫时代的效果,而古尔德的演奏是最个人化的。
 这里提下载和欣赏的是匈牙利钢琴家演奏家席夫(Andras Schiff,1953-)演奏的版本。和其他大家比较,景溪北苑他不像兰多芙斯卡那样追求细密精巧、一味复古,也不像图蕾克那样有一种凝重博大的气氛,更没有古尔德那样一心求变、求怪的野心。他的演奏应该说比较中规中矩,音色以甜美明亮为主,比较适合普通音乐爱好者欣赏。有人说席夫把巴赫弹成了莫扎特,正好说明他纯然的古典主义素养。(作为对比,古尔德则被认为是把莫扎特弹成了巴赫,这点出了他对于复杂的复调音乐的热衷。)另外,席夫在这里将全曲32个部分分为6组,这种安排很少见。一般是将全曲不分组,连续演奏下来,或者是将30个变奏每3个分为一组,以一个“卡农”为每组的结束。
往期精选:1、有的人为了出生而死去丨古尔德在自己的葬礼上“出生”!2、“我并不需要他们的灵魂”丨鲁宾斯坦和古尔德论音乐会;3、格伦·古尔德丨这么弹“可以让音色更精致,让声音中钢琴的成分最小化”;4、“天才”一词在古尔德家是被禁止的丨拒绝古尔德成为莫扎特!5、重温“古尔德神话”丨他了解这是个八卦世界;他从不听从金钱召唤,总感到另一种使命的存在;6、因为不懂才上了古尔德的当吗?7、影响古尔德巴赫诠释的重要人物丨图雷克《哥德堡变奏曲》视频;8、布伦德尔的巴赫,充满了我们尘世的光荣与梦想!9、有个弹巴赫的疯子曾预言音乐会2065年后不复存在北洋军阀史!10、古尔德采访古尔德丨“我在头脑里无数次地熟习这些曲子娜英,在旅途中、在公寓里,我在任何场合都在‘工作’”;11、席夫与古尔德对巴赫《法国组曲》(BWV812)的不同理解;12、马慧元丨冬夜听古尔德,他是一个热爱严寒的人;13、艺术的目的?“老司机”古尔德这样回答;14、古尔德眼里的“钢琴是一件对位乐器,只有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处理好,才会变得有意思。”15、古尔德弹奏巴赫,最大的特点是线条如刀凿斧刻般的明晰!16、古尔德的绝世孤独丨他说“寒冷将每个人都变成了哲学家。”17、在古尔德的钢琴中睡去是一件幸福的事,它让你忘记复杂,很安宁地睡……18、诗人张枣论古尔德丨美的心灵到处都有见证人!19、古尔德惟一看中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20、古尔德访谈丨“你为何将这首肖邦奏鸣曲献给我们?”21、古尔德谈话录丨“格里格是我曾祖父的表兄弟。”22、古尔德谈话录丨我只崇拜过一个钢琴家,他的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伴随了我的成长;23、古尔德谈话录丨“巡回演出是需要严肃对待的事,紧张的日程安排总给我很大压力。”24、当心古尔德的圈套丨谈钢琴作品中的装饰音处理;25、亲爱的巴赫,“您的音乐就是表现了如同呼吸一般不断发生的自然事情。”26、巴赫到底有多么可怕?27、学习钢琴,巴赫的曲子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28、巴赫的《小步舞曲》还能这么玩?!29、节日听巴赫丨手风琴大师盖利安诺的巴赫音乐会;30、节日听巴赫丨王笑晗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31、安德拉什·席夫丨巴赫《法国组曲》BWV812-817;32、巴赫与舒伯特的《圣母颂》,哪个才是“圣母颂”头牌?33、节日听巴赫丨马友友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34、节日听巴赫丨Andrea Bacchetti演奏《哥德堡变奏曲》;35、节日听巴赫丨吉东·克雷默演奏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36、老师如何说服学生喜欢巴赫?37、肯普夫弹出了巴赫的人性,李帕蒂弹出了神性!;38、巴赫作品的音乐分析及现代手法演绎问题之探索;39、喜悦,古尔德《哥德堡变奏曲》的精神所在!40、有巴赫为伴,我该感谢上天!41、“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了一个世界”丨关于巴赫的“夏空舞曲”;42、在物质贫乏的地方,上帝就把富饶的精神赐给了巴赫!43、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和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