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诱惑肌肤【视频】- 与维瓦尔第相遇 行走威尼斯-古典音乐

发布时间: 2019-05-08 浏览: 557
【视频】| 与维瓦尔第相遇 行走威尼斯-古典音乐

威尼斯实在是不适合冬天去的,寒冷潮湿,亚得里亚的海风刁钻地直往人的衣服里去,水城冷冷的王茜华老公,老态而寂寥,只有红褐色的砖墙透着些许的暖意。

▲ 圣马可广场一角,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广场游客熙攘,那是游客的必到之地,每天一团团的客人在这里云集。维瓦尔第的父亲曾是圣马可教堂的小提琴师,他教授自己的儿子小提琴,维瓦尔第十五岁时开始接受神学教育,十年后才开始他的神父生涯格罗亚传奇,后子承父业,被皮耶塔聘为小提琴师。

▲ 威尼斯亚德里亚海
离开游客云集的大水道立刻迷路在威尼斯密如蛛网的小巷中,小巷深深深几许。其实在威尼斯的小巷迷路才是逛威尼斯的真正乐趣,威尼斯的小巷都有性格,走进去一定不会令你失望。深巷里的小店静静地开着,好像也不着急赚钱,客人进来老板只微笑下随你自由观看,临走还不忘说声谢谢,没有气急败坏的推销,从容安静。

▲ 里亚托桥
威尼斯水与建筑的关系象极了中国的江南水乡,建筑大多依水而建,有些房子甚至可以从船上直接进入室内,威尼斯是个用脚一天即可以走遍的小城市。维瓦尔第在信中也说过自己因为身体不好,喜欢在家里工作,活动范围不大,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贡多拉和马车。

▲ 威尼斯水巷
威尼斯的内里其实已经很破败,经年失修的老屋墙皮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摇摇欲坠的房子久无人居,有些逼仄的小巷只容一人通过,两人交汇,相视一笑,然后侧身而过,独自走在这样的小巷里,才能感到一种来自老灵魂的窃窃私语。
说到维瓦尔第生活的巴洛克时期的威尼斯,称得上是繁华极盛,这从威尼斯画派的作品里已经隐约可见端倪。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一众威尼斯画派的大师们竭力塑造着人生的情欲和欢乐,紧跟其后的巴洛克时代则把这种浮夸的繁华更加发扬光大。



▲ 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提香的作品(第一张花神,第二张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第三张圣母的神殿奉献)
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耸立在木造的学院桥旁租妾,是由教堂和修道院改建的,藏有大量威尼斯画派的作品。这个出现在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晚期的画派,画风欢乐、明朗,尤喜富丽的金色和红色,新富的人最是喜欢背负阳光,擅用光线和色彩统一画面,对欧洲绘画有深远影响,其后的巴洛克和浪漫主义画派都有威尼斯画派薄薄的影子。在学院美术馆看画,威尼斯画派和古典画派的作品并置陈列时其明亮艳丽的色彩尤其明显。从古典油画陈列厅转到威尼斯画派的陈列厅视觉效果立刻变得金光闪闪,生机勃勃,肉体的欢愉,美的享乐,势不可挡,难怪深得当时商人阶级的喜爱。

▲ 维瓦尔第肖像
途径一个在淡季维修的教堂武逆吧,四面被脚手架包围,外立面挂着维瓦尔第的肖像,一头巴洛克式的假发,那就是维瓦尔第曾经服务过的教堂Santa Maria della Pietà,他曾是这间教堂的神父,因为长着一头火红的头发,被威尼斯人称为“红发神父”。维瓦尔第生活在巴洛克时期,离文艺复兴不远,因此承接了文艺复兴以降深厚的人文传统,他的音乐洋溢着人间的快乐与清纯气息。彼时,威尼斯由于海上贸易迅速地崛起,是个繁荣的商贸港口,商贾云集,商业文化更容易煽动人的欲望,对肉体的追逐和对女性美的过分热衷使得威尼斯妓女众多,据史料记载,当时每三个威尼斯女人就有两个是妓女。但这些妓女中有一部分是艺妓曹晓雯,不以出卖肉体为生,属于中产阶级女性,她们熟读诗书,往往比一般的良家妇女受到更好的教育。耐不住寂寞的商人在威尼斯到处留情,一夜风流之后留下许多私生子,威尼斯当局决定由政府出资,收养其中的一些女童,于是这些有人生无人养的孤儿被教堂收留。孤女院给她们提供教育,尤其注重艺术的教化,诱惑肌肤规定每个女童都要会一门乐器。走笔至此我不得不感叹威尼斯当局的深谋远虑,他们深知女性由于自身的弱势更易沉沦,而女性作为母亲对下一代往往有着无远弗届的影响湘机中学,对女性的教化和保护实则是对一个民族的教化和保护。当时威尼斯有四间孤女院,而皮耶塔女子音乐学校是最出名的,维瓦尔第就在这里教授姑娘们音乐,组织她们演出喋血风云。法国作家让-雅克·卢梭就曾经写过皮耶塔女子弦乐队的演出,他说姑娘们的演奏非常迷人,但她们都在栏杆后演出,看不到面容,演出结束后,卢梭提出想见见这些可爱的姑娘们,一见才知,这些女孩子很多都有残疾,有的是独眼,有的满脸痘印……看到这段我明白了孤女院让这些女孩子坐在栏杆后演出的良苦用心了,大概就是为了掩饰她们残疾的身体吧,所谓的悲天悯人莫过于此了!

▲ 维瓦尔第《四季》
(Midori Seiler/Clemens-Maria Nuszbaumer)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就是为孤女院的女子弦乐队写的君尔清。《四季》不难懂,都是三乐章的协奏曲式,维瓦尔第不但每首曲子都给定了春夏秋冬的标题,还配了十四行诗加以说明,描写了四季变迁的万千情态,好像一幅幅音画。如第一首春,一开首就是弦乐齐奏,维瓦尔第式的突出的强拍,然后主题被弱奏重复,再一次突如其来的重音,强力的对比,自由律动的声音线条正是巴洛克音乐的魅力,表达了春回大地的喜悦,接着小提琴独奏模仿小鸟轻快的鸣叫,乐队中另两把小提琴用颤音柔声细语地伴奏,好像鸟儿喋喋不休、此起彼伏的啾啁,生动俏皮。旋律一路下来,变成牧童的午后小憩都市神人,小溪的潺潺流水,夏日的意兴阑珊,农人的丰收庆典,冰面的滑稽飞行……

▲ 维瓦尔第《圣母悼歌和最后的主人》(Carlos Mena)
维瓦尔第是个高产的作曲家,他在世时虽然多有诟病,说他虚荣心强月魔辅助,爱自夸,但瑕不掩瑜海安漫思,他在协奏曲中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是他把协奏曲定型为快-慢-快的三乐章形式,此后的作曲家大都在他圈定的形式里亦步亦趋,被称为“万事之表”的巴赫都曾经受他的影响,巴赫在魏玛时期留下的16首古钢琴协奏曲有些就改编自维瓦尔第。在他卷轶浩繁的作品中《四季》是最广为人知的,但他公认最好的作品却是宗教音乐《荣耀经》RV589。这也不奇怪,他本就是个神父,写宗教音乐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的声乐作品被人熟知是很晚近的事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小城锡耶纳的维瓦尔第音乐节上首演,惊艳了音乐界,甚至有说堪比巴赫的宗教曲,据说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即受此曲影响。维瓦尔第入职三年后,因为身体原因便不再做弥撒,写下这么伟大的圣乐,就算上帝也能原谅他吧。
《荣耀经》这类宗教音乐虽然总体的音乐气质无非是崇高的赞美,温柔的怜悯,谦卑的祈求,但维瓦尔第的这首曲子与上次介绍过的莫扎特古典气质的《C小调弥撒曲》还是不同,同为赞美、飞升,如果用线条来形容,莫扎特是直线条的,庄严的,直冲云霄;维瓦尔第则是螺旋形的,热烈的,盘旋而上。这首《荣耀经》在急速而不稳定的弦乐合奏中开场,身体似乎要随着音乐律动,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接着气氛被合唱点燃,在一派欢快的情绪中向上向上……

▲ 贝尼尼的雕塑《圣特蕾莎的沉迷》
《四季》我最喜欢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的版本。卡拉扬虽然经常被人批评敷衍之作不少,速度太快,可是他指挥的《四季》我以为是抓到了巴洛克音乐的精髓。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来看看巴洛克建筑和美术的特点,与巴洛克音乐异曲同工。这是巴洛克大师贝尼尼的一件雕塑,《圣特蕾莎的沉迷》,被称为巴洛克雕塑的巅峰之作。在罗马一间不出名的小教堂,我们到时已经黄昏,教堂内光线暗淡,祭坛的灯光也没开,进去请了神父来开灯才看清。这是奉献给西班牙圣徒圣特蕾莎的,特蕾莎是16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修女,她在书中描述过上帝之箭刺入内心时夺魄销魂的一刻,这件雕塑表现的正是此时此刻特蕾莎的痛苦与狂喜。天使拿着上帝之箭温柔地走近圣徒身旁,圣徒的面部表情强烈,半闭的双眼,张开的嘴唇,正处在极乐忘我之中,上面金色的光线倾泄而下,特蕾莎欲乘上帝之光而去,圣徒的衣褶没有用古典雕塑下垂、庄严的范式来处理,而是凌乱地缠绕、回旋,充满了激情与动感。如果你还记得古典雕塑的庄严和优美,就不难发现贝尼尼巴洛克雕塑的新颖和不守陈规,这组雕塑有着巴洛克艺术家所追求的强烈的激情和华丽的装饰的一切特征。

▲ 古典雕塑
▲ 罗马纳沃纳广场的圣阿涅塞教堂,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罗马纳沃纳广场的圣阿涅塞教堂是著名建筑师博罗米尼的作品,典型的巴洛克教堂。建筑结构上的繁复堆叠(与巴洛克音乐的复调性和音乐结构的复杂性同工),巴洛克式的旋涡饰和曲线遍布总体设计和装饰细部,充满了动感,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和谐、平衡的程式陆维梁。

▲ 卡拉瓦乔的作品《捧果篮的男孩》
在《捧果篮的男孩》这件作品上,我们看到了卡拉瓦乔真正确立了明暗对照技法,这种画法加深了阴暗部分,强光集中在主要的描绘对象上,陈蓓琪明暗对比强烈,有一种舞台戏剧效果。他与贝尼尼分领着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绘画和雕塑的高峰。
卡拉扬指挥的《四季》对维瓦尔第式强拍的突出使得音乐的强弱对比分明,富有戏剧效果,偏快的速度正好表达了巴洛克艺术特有的激情与动感,巴洛克音乐的复调性是对作曲技巧而言,歌德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心情”。对情感表达而言我以为卡拉扬的巴洛克是妥当的。

▲ 温德拉敏宫,瓦格纳死于这里,现在是瓦格纳纪念馆
威尼斯大概终年游客多于本地居民,本地人不堪其扰,对游客多半礼貌而冷淡,幸亏现在有了谷歌地图,地图上很容易找到温德拉敏宫,已经是大运河的最北段了。1883年2月瓦格纳来威尼斯休养,因心肌梗塞在这里去世,遗体运回德国时,慕尼黑人在瓦格纳的歌剧《诸神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中哀悼他。现在温德拉敏宫成了瓦格纳的博物馆和威尼斯赌场,博物馆游客寥寥刘奕呈,赌场生意兴隆。
▼ “葬礼进行曲”——瓦格纳《诸神的黄昏》(乔治·索尔蒂)
凤凰歌剧院,在威尼斯的音乐、戏剧界享有盛名。当年威尔第的歌剧《弄臣》就是在这里首演的,大获轰动,演出结束后,威尼斯人手举火把,口中高唱“女人善变”一路轰轰烈烈地走过威尼斯的大街小巷和广场。“女人善变”想来这恶名已经有年,莎士比亚不是借哈姆雷特之口说:“水性杨花,你的名字是女人”吗?不晓得当年的威尼斯女人是如何想的。
▼ “女人善变”——威尔第《弄臣》(多明戈)
逛累了,就在咖啡馆歇一歇,在意大利坐着喝和站着喝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坐在露天咖啡馆,街上,拉丁美人扑面而来,就算是老头老太也有型有格迦罗娜,俊男靓女自是不少,然而相较于那些绅士夫人矮骡子,竟是失了色,失掉的色想来该是那“风雅”二字吧。意大利今年流行瘦腿裤,满城皆是瘦腿裤。和岛上的店主聊天,他们说威尼斯的年轻人都去了罗马,威尼斯太冷清了,太多的博物馆画廊,少有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只适合游客。
威尼斯果然多画廊,走过一家画廊,进去看了下,正在做哥伦比亚画家博特罗的展览,他画的胖子眼下正红遍世界艺术圈。
美术馆里贝里尼一些威尼斯风俗画中的威尼斯虽然相隔几百年却和今天威尼斯的面目几无差别。最羡慕欧洲的是老城保存的依旧如昔,它让自己的人民知道我从哪里来,我们今天的面目又为何是这样的。
威尼斯老得无声无息,老得细水长流!
从学院美术馆出来已是向晚,正赶上威尼斯狂欢节,戴了面具、化了妆的妖魔鬼怪时不时出来吓人,回酒店的路上,小黑巷子里冷不丁冒出一张惨白的脸张着血盆大口,口里怪叫着对我做鬼脸,登时吓得魂飞魄散,旁边一群人哈哈狂笑,这才醒过神来,今天是狂欢节呢!

▲ 维瓦尔第《法纳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欣赏维瓦尔第12首小提琴、双簧管协奏曲。
(本文所有插图由著名画家王晓林先生绘制,版权所有,请勿擅用。)

根据苹果公司规定,微信iOS版赞赏功能关闭,如您对本文表示支持,苹果设备用户请长按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TAGS: